字級設定
那些受苦時刻 你不是一個人
「當你談病的時候,他就是一個區隔,
但是你在談生命經驗的時候,他其實跟我們一樣。」

長久以來,媒體塑造精神疾病為「危險、瘋狂」的形象,
讓社會大眾與精神疾病經驗者的距離越來越遙遠。
但精神疾病,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,
傾聽、理解,走進他們的世界,
你會發現,我們其實沒有不同。

伊甸實踐精神障礙者社區工作模式,
在日常生活中彼此陪伴,從中回應身而為人的各種角色,
並以家人陪伴家人,接聽照顧者疲憊而受傷的心,
同時,努力創造與社會的對話,
希望總有一天,社會生存的本質,會適合所有的人。
形象圖
募款金額:NT$ 1,000,000 元
已募金額:NT$ 25,300 元
捐款項目
捐款活動詳細介紹

    拿著畫筆,自信滿滿地揮灑創意,夜吟,是活泉之家的會員及藝術創作者。多年前,因為學業及人際關係的挫折,加上面對家人的身體突然惡化,種種的壓力累積,讓她漸漸失去生活動力,逃避社交活動,甚至出現幻覺、幻聽。姊姊陪同就醫後,確診為思覺失調症

 

夜吟透過繪畫,探索內心

 

       因為家人的鼓勵,她加入伊甸活泉之家的「開放畫室」,透過藝術創作,抒發在疾病中的受苦、掙扎,以及仍然存在的美好生命,能療癒心靈,也從中探索自我價值。經過漫長的治療與復健,夜吟逐漸恢復生活步調,不僅成為畫室助理,幫助同儕畫出生命軌跡,也開始走入人群分享自身故事。

 

  夜吟說,這段時期,她很感謝有媽媽與姊姊的陪伴,才能正視病情、積極治療,也感謝醫師幫助她建立自信心,讓自己能重返校園,並進入職場就業。夜吟知道,媽媽身為照顧者的辛苦,因此也分享「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」服務,以緩解家人面對疾病的無助感與壓力。
 

 

夜吟製作彼岸花,談述與家人的關係


     「當你談病的時候,他就是一個區隔,但是你在談生命經驗的時候,他其實跟我們一樣。」伊甸看見精神疾病經歷者在社區生活的重要,以精神會所模式,於2014年成立「活泉之家」。有別於以專業工作者為主體思考的工作方法,強調以「人」的需要為基礎,所建立的社群夥伴關係。

 

  而為回應社區中的不同角色、不同狀況,延伸而來需求,伊甸陸續發展出藝術教育培力、同儕支持、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、開放式對話等多元服務模式,盼改變精神疾病經歷者的社會處境,打造一個適合所有人生存的社會本質。

 

精神障礙者會所

將維持會所運作所需之工作設計成會員可以參與之會務工作,包含餐飲服務、財產管理、行政庶務、文書處理、會議統籌、統計表格、刊物製作、環境設計、清潔維護、真人圖書館、關懷訪視、就業支持、就業晚餐規劃、辦理社區宣導活動、連結參與社區各類活動、會員關懷等。

 

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 一起「作伙參詳」

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,是一支「以家人陪伴家人,由照顧者接聽照顧者」的專線。照顧者們的共同經驗,不管是照顧的辛酸血淚、和當事者互動的肉搏知識,是最能引起電話另一端的照顧者共鳴的。除了接線以外,藉由照顧者、當事人和工作者彼此的激盪,也發展倡議與教育,希望能夠改變精障社區的困境,以及改變社會風氣。

 

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,接聽照顧者的需求

 敲敲話行動入家團隊

「當家裡危機一個又一個的出現時,家人們該如何面對?」精神疾病不僅是影響當事人的生活,更是整個家庭共同在面對的歷程。當精神疾病來臨,家庭面臨原訂的生命軌跡重新撰寫,也要重新理解,生病後那既熟悉又陌生的家人,甚至每天都在關係中拉扯,嘗試在變動和不安當中,尋找繼續生活的方法。

 

敲敲話行動入家團隊,以來自芬蘭「開放式對話」的工作方式,在乎當事人週邊的社群關係,用溫柔而堅定的陪伴,在家庭危機中創造家人們對話的空間,以支持他們創造自己的安全網。

 

敲敲話行動入家團隊,陪伴遭受精神疾病而動盪的家庭,找到對話的力量,走出風暴。此為團隊服務演練照片


 

 藝文工作者培力

透過藝術創作,讓精神疾病經歷者,有多元的方式去傳達自己所思所想,產生更多與外界的對話方式與可能性。回顧與整理過去疾病或生命經驗,透過展覽或述說等形式,從受助者身分轉而生命經驗分享者,增加不一樣的社會角色體驗,也更加肯認自身經驗,是自我充權的過程。

 

在藝術創作中,探見內心世界

 

精神疾病,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,
傾聽、理解,走進他們的世界,
你會發現,我們其實沒有不同。

 

 邀請您支持,讓那些受苦時刻,都有你我相伴。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