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級設定
家庭服務 l 撫平脆弱,用愛牽起無助的雙手。
現今社會新聞版面上,充斥各種不忍卒睹的消息,探究箇中原因,才發現有許多家庭,在面對緊急又難解的壓力時,總是無力,也無法對外求助,困境層層疊加,直到崩潰時,卻為時已晚。

在看似完善的社會安全網,其實仍存有灰色地帶,有部分亟需幫助的家庭,面對日常的重重關卡,每一天都在增加脆弱不安的因子。要如何穩妥地接住他們,不掉入深淵,需要社會一起關注。

邀您與伊甸攜手,用愛為有需要的家庭撫平脆弱,牽起一雙雙無助的手,共同織起愛的安全網。
形象圖
募款金額:NT$ 1,700,000 元
已募金額:NT$ 75,927 元
捐款項目
捐款活動詳細介紹

2 無形的社會安全網漏洞
 

根據衛福部統計,2022年全台增加將近1.4萬件高風險家庭戶數,即便去年數字開始下降,但層出不窮的社會事件,反映出有許多失能家庭的需要,其實仍存在你我身邊。尤其,隨著台灣少子化、高齡化,家庭結構改變,其支持系統也隨之變得薄弱。當小家庭遭遇經濟、教育、照顧的危機,容易落入選擇匱乏的困境,瀕臨破碎邊緣,成為隱性的高風險家庭,若社會未能及時接住,就可能會釀成無法挽回的悲劇。

 

若孩子經常三餐不繼,長期餓肚子,在學習、心理及健康都可能會出現狀況。   

空蕩蕩的餐桌,了無生氣,是弱勢家庭無聲的求助。

 

 

 

 伊甸服務 為需要的家庭遮風避雨

 

國小的阿民,原本和爸爸、媽媽,一家三口和樂融融,過著平凡的日子。然而,好景不常,身為家中經濟支柱的爸爸,因日以繼夜的工作,導致過勞而逝世,家裡頓失經濟來源,新住民媽媽得開始學習處理家庭大小事,「家」也因此陷入一片混亂。

 

爸爸過世後,媽媽許多事情需要麻煩阿民幫忙,被逼著長大的孩子,生活也出現一些狀況。像是:家裡需要用錢時,媽媽會請他幫忙提款,阿民會偷偷將一小部分的錢收起來,當媽媽問起時,他總是說不知道,媽媽也無從查起,家中存款持續減少,經濟狀況混亂,惡性循環持續在阿民家發酵。

直到有一次,阿民在學校偷走同學的錢,老師發現後,便詢問動機。只見他低著頭,小聲道出一句:「因為家裡都沒有錢了……」這才通報政府協助。經轉介至伊甸基金會,了解到媽媽因對台灣不熟悉,也沒有工作經驗和交通能力,加上語言和文化上的差異,導致社會互動低,面對突然的意外,手足無措。
   
經社工觀察和家訪,發現阿民有偷東西,以及說謊等行為,因此社工先從家庭的基本需求著手,協助培養阿民媽媽的工作能力,並媒合就業,經過不斷地練習、面試,最後順利找到工作。同時,社工協助導正孩子的觀念,並修復和媽媽的親子關係。現在,母子之間不再緊張,生活也慢慢步上軌道。
 

 

若孩子經常三餐不繼,長期餓肚子,在學習、心理及健康都可能會出現狀況。   

伊甸持續陪伴無數個家庭回到社會安全的道路上。

 

一般大家認識的弱勢家庭中,以兒少居多,但其實社會上,還有許多成年、中高齡家庭的生活,因某些原因身陷困境,不知如何求助。今年40多歲的小翰,和媽媽同住。從他小時候,因為媽媽擔心小翰安危,對他總是過度保護,常常讓他待在家中,減少和外界的接觸,導致成年後的小翰不敢出門工作,對外面的社會也充滿恐懼。直到媽媽因生病加上年紀漸長,在照顧與經濟的雙重壓力下,還好里長及時發現,經和政府單位連繫,才浮現家庭的一線生機。

 

經伊甸基金會評估,社工鼓勵小翰進入職場,因為工作不只可以幫助家中經濟,亦可以和社會接軌。不停地溝通與嘗試後,小翰終於願意踏出家門,學習處理日常大小事、採購家用品、和人互動等,他也定期參加伊甸舉辦的工作坊,建立各項能力。經過一年多的努力,現在他已經有一份穩定的工作,也擔起照顧媽媽的責任。家,正慢慢往好的方向前進。

 

若孩子經常三餐不繼,長期餓肚子,在學習、心理及健康都可能會出現狀況。   

自立生活的路不好走,但伊甸始終陪伴家庭往前行

 

 3家庭的康莊大道 需要你我的守護

 

家是避風港,但當家庭成員面臨突如其來的危機時,若沒有及時的支持,就有可能一夕崩塌。伊甸基金會陪伴許多需要的家庭,走過大風大浪,不管是家庭支持服務、親職教育、親子關係及自我能力提升課程,或是經濟脫貧培力,伊甸用專業且適切的服務,陪伴每個家庭,重新步上生活正軌。邀您一同成為弱勢家庭的守護者,送出一份愛,傳遞溫暖。

 

若孩子經常三餐不繼,長期餓肚子,在學習、心理及健康都可能會出現狀況。   

伊甸服務陪孩子成長茁壯,找回家的路。 

TOP